快报道
华米OV的2020年:同一个萎缩市场 不一样的轨迹和失落
手机市场下滑,几大主要手机厂商如何应对?
作者:李东耳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5G手机大批量上市,难改2020年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手机整体出货量为3.08亿部,同比下降20.8%,上市新机型累计462款,同比下降19.4%。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2.96亿部,同比下降20.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6.0%。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63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218款,占比分别为52.9%和47.2%。
在整体手机市场下滑的情况下,几大主要手机厂商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OPPO的2020年可谓一言难尽。这里先从OPPO的人事变动说起。
2020年4月,原OPPO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沈义人离开OPPO,由原OPPO总裁刘列接任,并兼任中国区CMO,全面负责OPPO营销工作。
2020年8月底,一加手机创始人、CEO刘作虎回归OPPO,担任高级副总裁。
沈义人这位为OPPO服务了近7年的老将对OPPO的意义非凡,当年火遍全国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便是出自沈义人之口。当然,沈义人对OPPO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线下一直是OPPO的主阵地,OPPO常被吐槽的高价低配,与其线下占比较大也有关系。随处可见的OPPO门店带来的是成本的提升,同时各级经销商的抽成影响OPPO的盈利空间。
对此,沈义人的到来正是为OPPO解决线上营销的问题。
在这方面沈义人绝对是专家,凭借对年轻消费者的准确把控,以及丰富的网络营销经验,沈义人俨然是OPPO的“网上代言人”,如在2019年Reno Ace上市前一个月的时间在微博上为Reno Ace做了充分的预热,帮助Reno Ace实现开售后5分钟销售额破亿元的战绩。
不过,沈义人的个人魅力似乎并没有帮助OPPO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线上销售团队,在沈义人走后,OPPO又再次宣布要回归线下——OPPO重回线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即便在线下市场受到冲击最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线下手机市场的销量还是要比线上高,而且线下一直是OPPO的优势所在。
沈义人的离开加速了OPPO重回线下,虽然没有直接证明OPPO重回线下只是因为沈义人的离开,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或许是OPPO的自身问题——OPPO正在酝酿一个大的战略调整。
刘作虎的回归也并不仅仅是老将回归那么简单,他的一加手机CEO等身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刘作虎在内部信中曾明确表示将要在国内市场有所布局,但在国内没有线下门店,仅靠小众群体口碑支撑的一加,想要重回显然很难,OPPO重回线下很难说没有为一加铺路的可能。
后来的事实果然如此。2020年1月23日,据媒体报道,一加与OPPO的研发部门已经合并,未来一加的工作邀请将由OPPO代发。其实,早在2020年12月,OPPO内部人士就对媒体透露,一加与OPPO的合并事宜已经基本完成,未来两家公司将使用同一个研发体系,如今看来合并的事宜终于尘埃落定。
与2019年比,vivo在2020年略显低调与寂寞,以至于在“双十一”的战场上,vivo基本上没有出现在哪个榜单中。
2019年1月,小米宣布红米独立运营,紧接着,vivo宣布推出iQOO品牌,并将目标定在电竞手机领域,与小米的布局不谋而合。
如果这只是个时间上的巧合的话,那么vivo接下来的动作显然就是在跟小米叫板——同样是搭载了骁龙855,并且是8+128GB的iQOO定价与小米9只差1元,如此定价显然是在向小米宣战。iQOO的出现甚至让雷军放弃了预购的模式,直接宣布开放购买。
不过,vivo强劲的攻势并没能维持多久,由于IQOO的步步紧逼,红米也开始在价格上进行反击,原价2999元的K30 Pro在2020年“618”期间直接降到了2178元,给IQOO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此外,由于iQOO3缺席了2020年大热的90Hz高刷新率屏幕,这个“阿喀琉斯之踵”让IQOO 3充满了争议,事实上。iQOO3的主摄像头传感器只是IMX582,这让对颜值、直播、拍照功能敏感的人群颇为不满。
旗舰手机产品陷入被动,在另一个手机厂商们打得火热的loT战场,vivo正在逐渐被友商拉开差距。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手机在当前的IoT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中枢作用,IoT已成为智能手机厂商下一个争夺的重点。在中国的主要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布局IoT的过程当中,小米的生态建设最为完善,也最为出名,华为凭借华为云在技术上抢占先机,OPPO也通过手环、电视等智能产品正式展开布局,就连市场份额不如vivo的魅族也在2019年时与阿里达成IoT领域的合作,并已推出相关智能产品。
尽管vivo与OPPO、TCL、大华乐橙、科沃斯、阳光照明和极米科技等厂商一起,成立了 IoT 开放生态联盟,并推出了Jovi软件产品,但与同行们相比,还没有什么成熟的智能硬件产品能够摆在消费者面前,vivo显然已经掉队,若不能找到属于vivo的后发优势,vivo恐怕严重掉队。
由于当前市场上以智能手机厂商为代表的主要IoT玩家的主要玩法是,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专属生态,虽说还没有达到完全排外的程度,但不同厂商间的技术壁垒,导致产品之间还是会存在不兼容的情况,智能产品类型的覆盖程度,也影响着品牌的市占率和影响力,这也是各大厂商纷纷出品自己的智能手环等智能产品的原因。
2020年,华为的经历略显波折,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断供危机和剥离荣耀了。
对此,华为CEO余承东表示:“华为最后悔的是当初只做芯片设计,没有涉及芯片生产。”
其实,国内并不是没有拥有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在芯片方面大多只从事设计,生产、测试、封装等工作往往需要向其他企业采购,这虽然可以缩小企业规模,降低管理成本,但风险也会有所提高,在芯片自研国产替代方面,耗资巨大又看似低端的代工厂的缺乏,或许这是华为手机被卡脖子的重要原因。
在手机芯片被卡脖子的背景下,2020年10月,在华为Mate 40发布会上,余承东曾直言,麒麟9000将成为绝唱,不过,同时就在这场发布会上,华为宣布首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
此后,华为造车也成为当时焦点之一。
虽然最终,华为明确否认造车,并表态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但种种迹象表明,华为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了布局。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份声明末尾,写着“有效期为3年”,这不禁给市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要知道在2002年,任正非曾表示不会造手机,还表示“谁说谁下岗”,结果呢,华为在2003年成立了手机业务部,并在手机领域创造了一个庞然巨兽。
与前面几家相比,小米年轻得多。
2020年的小米起飞,因华为断供等市场出现空白,小米不仅实现了销量的增长,股市上的表现也很抢眼。
销量上,据雷军在微博上公布的数据,小米11完成了21天破100万台的成绩,股市上,自2018年7月登陆香港主板以来,小米的股票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但自2020年8下旬以来,小米的股票却急速上升,在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小米的股票以33.2港元/股的价格收盘,较其上市当日16.60港元/股的开盘价刚好翻了一番。
销量上涨的同时,小米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改变。一直以来,小米都是以低价和高性价比抢占市场,随着红米的独立运营,小米也在发生着转变。红米依然维持在小米的性价比战略来稳定市场,小米则不断向高端领域试探。
小米试探的表现主要有两个:一是手机定价的提高;二是雷军亲自为小米代言。
高端产品往往意味着高溢价,小米的价格也确实在逐渐上涨,2019年上市的小米9便将定价上探至2999元,至2020年发布小米10的时候,定价便上涨至3999元。
或许是小米10的价格让米粉们不适应,也可能是雷军还没抛弃性价比的战略,小米11的定价依然为3999元。
除提高价格外,小米还在代言人上下功夫,加速小米红米双品牌战略,不过具体成果是在2021年后才出现,那就是雷军亲自代言小米11。
老板亲自代言倒也不是稀奇事,早年间陈欧的一句“我为自己代言”让聚美优品迅速出圈,但雷军这次亲自代言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过去,小米主打的还是以年轻人学生党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如今想要转型,代言人的转变也是需要的。在红米已经请了王一博作代言人的情况下,小米既要找个合适的代言人,又要找个流量不低于王一博的代言人,难度可想有多大。雷军作为一名企业家,却在网络上有着高话题度,又是小米的老板,代言小米似乎最合适不过。
此外,在经历了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后,伴随着直播电商的崛起,老板们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董明珠两次直播带货销售额几乎赶超其网店2019年全年的收入、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在抖音上两小时卖出186辆重型卡车、TCL CEO更是创下1分钟卖出3000台电视的成果,雷军本人也同样参与到了直播带货的大潮中,在2021年元旦直播中,销售额突破1.8亿元,此时让雷军直接代言新机,显然不是头脑一热的结果。
此外,2021年开年以来,小米还在迅速扩张线下门店,截至2021年1月9日,小米宣布共计1003家小米之家同时开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2020年下半年来,小米再次取得较快的增长,并在进军高端市场上首战告捷,但小米能否维持住现在这样的进度还值得商榷,而且,如此大规模地进军并非小米擅长的线下市场,小米真的准备好了吗?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