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品牌力VS性价比 谁是险企争锋利器?
保险市场的烽烟从未消散。
作者:禾凉
随着年报季的到来,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了其2021年偿付能力充足率报告。
2021年,险企的表现如何?
“马太效应”明显 中小险企承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9日,已有149家保险公司披露2021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险企在业绩及保险业务收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华泰财险的净利润为1.0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为21.34亿元;渤海财险的净亏损为0.49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为8.22亿元;史带财险的净利润为0.09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为1.93亿元。
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为多层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险行业“毛细血管”的中小险企多被定义“小而美,小而专”,即中小险企多专注于细分领域,在专注领域发光散热。
中小财险较为关注车险业务通过价格战来抢份额,摊薄利润。
车险市场在近年更是迎来了车险综合改革,改革提出“降价、增保、提质”几点关键要求,并要求改革后的预定附加费用率从35%下降至25%。
2020年7月22日,时任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在“新时代的车险与创新”云对话中表示,“随着改革的实施,预计市场主体会更加分化。缺乏竞争力的中小财险公司,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这是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一个正常影响,也有利于倒逼中小公司转型升级。”
此外,中小险企经营危机的原因还有品牌力不够,渠道并不明朗等方面,但其也有自己的优点,如效率高、决策快等,“船小好调头” 的中小险企显然有其独特的转型优势。
除了车险业务遭遇改革,人身险业务也未能“置身事外”。
2022年2月1日起,重疾险新规开始实施,增加了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而且对各年龄段重疾发生率进行了调整。
新规实施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在“价格”“保障范围”“赔付力度”上提高性价比以打开销售面的中小险企因重疾险新规要求下的保险责任扩充只能放弃“价格战”,暗暗提价,而大型险企则因后盾强大、利润扛打,反而开始降价。
外部环境的层层重压之下,中小险企显然压力增大。
在大保险公司已经建立起存量壁垒的情况下,专注尚未开发的增量业务或是一条新的道路。
头部险企PK中小险企 谁输谁赢?
除了大环境的重压,中小险企与头部险企在消费者口中的评价不一。
“小公司的产品不靠谱,以后理赔会很麻烦,小公司只管卖不管赔的”。
更有消费者质疑中小保险公司 “理赔快吗?”“客户服务到位吗?”“靠不靠谱?”
且消费者印象中的头部保险公司多为“听过的”,而中小保险公司则为“没听说过的”。
消费者印象的差异化,在一定程度表明头部险企在消费者心中的客户地位。而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则与其背景、历史等有关。
头部险企多成立时间较早,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多个保险公司名字甚至是“耳熟能详”,再加上长期的发展中,资产规模也愈加庞大,现金流充裕,充足的资金为其广告宣传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同时更有余力充实销售队伍、完善运营体系等。
尽管如此,头部险企也因沉重的产品及渠道包袱而定价保守,一定程度限制了其改革的步伐。
而中小险企多在后期成立,没有形成广泛的客户群体及充足的资金积累,因而无法在资本投入上与大型保险公司抗衡。且保险市场已多被大型险企瓜分,具备独有的强势地位,中小险企中途“入场”困难重重。
保险公司的发展较为依赖资金与人才,除了资金不及大型保险公司,中小险企在人才的储备上也有所欠缺。
中小险企品牌力不及头部险企,因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并不高,再加上人才培养机制并不健全,想要获得优秀人才只能依赖“猎头”,以高薪吸引人才,不但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吸引来的人才归属感并不强。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宋占军在2021年9月曾表示,在消费者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缺乏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大型保险公司具有品牌溢价。中小保险公司应积极通过参与惠民保险产品、进社区进村等方式多元宣传,并不断提升保险产品性价比,积极提升公司竞争力。
提高产品性价比或成为中小险企和头部险企竞争的“利器”。而在各有其道之下,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如何,GPLP犀牛财经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