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一只落后基金的逆袭故事

快报道

一只落后基金的逆袭故事

长城双动力混合自从5月更换基金经理后,业绩大幅回升。

作者:牧舟

在今年5月份之前,长城双动力混合还是一只排名落后的基金,前4个月业绩亏损9.60%。但在5月份基金经理更换为苏俊彦之后,这只基金业绩开始奋起直追。

截至11月19日,长城双动力年内回报已经扭正,涨8.55%,同类排名也大幅提升,而苏俊彦本人的任职回报则高达40%,近6个月回报排名则位居同类前7%!

那么,这只基金是如何逆转的?

“新人新气象”

公开资料显示,苏俊彦是一名“90后”,在管理长城双动力之前,已经在行业研究岗位上做了近7年。据了解,苏俊彦过往研究经验丰富且覆盖广,曾做过非银金融、传媒、交运、科技等不同板块的研究,擅长捕捉市场投资机会,不过还从未担任过基金经理。选拔这样一位新人来管理长城双动力,长城基金颇有一种“新人新气象”的用人策略。

而苏俊彦接管双动力后的业绩表现也没有让公司和持有人失望。梳理季报不难发现,苏俊彦一方面精准踩到了成长股的上涨节奏,另一方面又通过降低持股集中度来减少业绩波动。

先从投资运作来看,根据长城双动力的二季报,苏俊彦在二季度末重点配置了军工板块,还有一些非热闹板块的龙头个股,包括消费电子、光学膜、合成生物学、机器人等方向,另外,也预留了一部分低波动的银行股。此时的苏俊彦,明显在操作上还偏谨慎和保守。

到了三季度,长城双动力的配置就完全转向成长股,重点配置了军工板块和新能源板块,基金当季度的净值增长率也达到12.84%,较4.04%业绩基准超出近9个百分点。

苏俊彦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里,海外的货币政策并没有随着高通胀而出现调节的信号,而国内则于7月降准,出现转向信号,缓解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因此,长城双动力三季度的投资策略从保守转为进取。

持股集中度方面,长城双动力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的持仓占比合计为54.39%,到了二季度末,这个数字降至48.98%,三季度末,再进一步降至39.77%。

行业集中、个股分散,这样的策略,使长城双动力的净值波动也比较小。从公开数据来看,长城双动力的单日净值波动大多数时间都在2%以内,超出2%的时间非常少。

积极求变的长城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在公募基金行业,将优秀的研究员提拔为基金经理,已经是一条成熟的投研人才培养路径,一般而言,证券从业满5年的研究员,就会开始陆续管理基金,而苏俊彦以近7年的行业研究经验接管长城双动力且获得良好的业绩,也证明长城基金在人才梯队建设上的成功之处。

同时,长城双动力变更基金经理,其实也只是长城基金近两三年来一系列变化中的一个小小倒影。这家成立已经近20年却一直低调的老牌基金公司,正在由内而外焕发新机。

长城基金向GPLP犀牛财经表示,公司近年来管理层逐渐年轻化,加大投研队伍建设,引进多位优秀的投研人才,投研实力明显提升,从权益、固收、量化、港股、多元资产投资等不同业务板块多维度扩充产品布局。

在投研体制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深化投研一体化管理,以策略研究为先导,以行业研究为支持,以公司研究为主干,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由宏观策略到公司个股的全面覆盖和精细化研究体系,同时强化基金经理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完善和优化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淡化对基金经理短期业绩的关注,重点观察基金经理长期的投资稳定性与其投资逻辑的一致性,全力为优秀的投研人才搭建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长城基金表示,公司已明确战略定位,要以人才为核心,投研为根本,文化为土壤,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重点打造主动权益和“固收+”两条品质可靠的产品线,争取每年能够走得相对稳一点,稍微快一点,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 快报道

    AI 医疗重塑医疗价值链

    By

    老龄化趋势加剧、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以及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共同推动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融入与应用。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

  • 快报道

    芯片,复苏了吗?

    By

    作者:L晨光 近年来,模拟芯片市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与活力。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核心器件,模拟芯片以“长生命周期、高毛利、弱周期性”的特性,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设...

  • 快报道

    ROR1悄悄升温

    By

    作者 | 郑晓 创新药研发,高风险是事实;但反转的剧情,也总是存在。这样的例子,在越来越多的靶点中上演。 例如,尽管风险重重,但是ROR1阻断疗法仍在悄然升温。 过去的4月份,两款ROR1 A...

  • 快报道

    拼多多在下一盘“永不过期”的大棋

    By

    最好的供给是让每个需求都能在刚刚好的时刻,遇见刚刚好的产品。

  • 快报道

    阿里Q4财报:AI收入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AI+云成新引擎

    By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Q4及全年财报。过去一个财年,阿里以AI为驱动力,加速自我刷新,取得显著成效。本季度,淘天全面超预期,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至18%。阿里云全财年收入突破双...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