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警惕“仙”股
“仙”股养成非一日之寒。
作者:小溪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有这么一类股票它们股价低于1港元/股,股价以“先令”的形式出现,且长期涨不动,这类股票被戏称为“仙股”。在A股市场上也有类似“仙股”的股票。
不过,“仙股”一开始并不是仙股,它们也曾有过股价一飞冲天的辉煌时刻。然而,或因天灾或因人祸,每一只“欲死升仙”的股票背后都有着情节不同但同样狗血的故事。
海润光伏从“万人簇拥”到黯然退市
上市是多数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真面目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市场的监督与审判。
在A股市场里,若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证券交易所进行特别处理,被标“ST”,连续3年亏损会被标“*ST”。对于这类上市企业,投资者会用脚进行投票,远离退市的风险。
而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海润光伏(退市海润:600401)。在上市初期,海润光伏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其发展前景曾被看好,不过最终却落得个退市的下场。
时至今日,海润光伏退市的影响还在。
2021年6月1日,江苏证监局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一则市场禁入决定书,让已退市2年的海润光伏再度受到关注。
处罚书显示,因在上市期间未按照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且存在虚假记载等原因,海润光伏被罚50万元;时任董事长孟广宝被罚30万元,并遭5年市场禁入;时任财务总监阮君被罚15万元。
此外,海润光伏多位时任高管也被处以3万-5万元的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曾是中国大型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2012年2月17日,其成功借壳江苏申龙在上交所上市,最高市值曾超200亿元,但在2019年被强制退市。
海润光伏股价曾在2015年6月30日达到最高价5.85元/股,但随后其股价一路下滑,在2018年2月5日至退市前,其股价曾长期低于1元/股。
在海润光伏上市的那些年,光伏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备受青睐。海润光伏在上交所上市后的第7天,工信部印发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支持光伏企业的发展。
不过,海润光伏未抓住时机,在本占据了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却因“人和”问题落得个一地鸡毛。
据悉,2015年光伏行业进入高速建设时期,彼时的海润光伏高层决定进行大规模项目建设以使其更快发展,然而正是从这时开始,海润光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2015年5月,海润光伏与联合光伏签署协议,协议显示,海润光伏需要在2015年12月10日前在河北、甘肃等17个省份建设光伏电站。但由于联合光伏未按照协议规定进行资金注入,上述项目进展缓慢,拖累了其原有计划。
随后,2016年,海润光伏又通过收购源源水务(中国)有限公司股权、与环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将其业务拓展至投资控股、供水设施维修、百货经销等多个方面。
上述决定也严重拖累了海润光伏。主业增长乏力,副业毫无起色,海润光伏也逐步被推到退市的深渊。
除了最终因财务问题而遭遇摘牌的海润光伏外,还有诸多上市企业因跌破1元/股的面值,最终黯然退市。
深交所相关规定显示,若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即触发退市。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至今,A股市场上有近20家上市企业因跌破1元/股的面值被退市,企业包括中弘股份、雏鹰农牧、华信、大连控股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退市企业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雏鹰农牧了。
雏鹰农牧成立于1988年,2010年9月1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曾被称为“中国养猪第一股”。
但在2019年,雏鹰农牧暴发债务危机。据媒体报道,2019年该公司曾因为买不起饲料活活饿死了200万头生猪,此后该公司又以自产火腿、生态肉礼盒偿还债务的方法被网友调侃。
无论祸起于何,退市的结果均非一日之寒。
改名+更换业务 花样“努力”有用吗?
和A股不同是,港股中存在的大量仙股,然而即使这些仙股股价跌的再低也不会因为股价问题被退市。
为提升股价,“仙股”管理层使出了浑身解数。
港股上市企业信阳毛尖(00362.HK)就是其中的代表。
提起信阳毛尖你会想到什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吧。不过这家名为“信阳毛尖”的企业却不是一家茶企。公开资料显示,信阳毛尖主要从事相关化学产品的制造及销售,电力及热能生产及供应业务。2001年5月2日,该公司于港交所上市。
2021年7月12日,信阳毛尖的收盘价为0.28港元/股,而该公司低于1港元/股的股价的情况已持续几年,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仙股”。
不过,信阳毛尖并不甘心做“仙股”,近年来,该公司频繁改名并更换业务,拟通过上述方式拉升股价。
近日,该公司又拟更改公司名称。2021年7月5日,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Zenith Chemical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其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字。
至于改名原因,其称因近期煤化工产品价格出现长期结构性上升,其将把握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的机遇,利用进口俄罗斯水力发电的优势,集中于黑河市发展煤化工产业链。
因政策向好就改名?
值得注意的是,信阳毛尖拥有众多“前科”,此次并非其第一次改名。
信阳毛尖这个名字就是蹭热度而来。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该公司收购了信阳毛尖国际控股并获得河南信阳毛尖集团茶叶的电子商务销售和海外经销权的独家许可。2018年11月2日,其发布公告将公司名称改为信阳毛尖。
2020年3月26日,信阳毛尖再次发公告称,要将公司名更改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而更改理由为新名称将在其现有业务活动及未来发展中为其提供更加识别度及认知度,以及更清晰及适当的企业身份及形象。不过上述改名未能成行。
改名不成的信阳毛尖一年后又看上了茅台的热度,2021年2月16日,其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字改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并称要大力拓展酒业市场业务。不过,2021年5月,因收购北京耀莱龙微酒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一事告吹,改名“茅台”一事也不了了之。
然而,热衷于蹭热度的信阳毛尖怎会轻易放弃。
2021年6月6日,信阳毛尖称其拟成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筹措4000万-5000万美元并购一些大数据和区块链项目。
从茶叶到茅台、区块链、煤化工,信阳毛尖着实演绎了一把“渣男”,哪个热就爱哪个。
不过,几次改名的效果并不显著。例如,20201年7月5日其宣布拟改名时,其当日收盘价为0.27港元/股,7月6日收盘其股价略微上涨至0.30港元/股。不过,随后其股价又跌回原来水平。7月12日,其收盘报0.28港元/股。
除了信阳毛尖外,另一个靠改名蹭热度的仙股为中国互联网投资。此前其公司名称为华保亚洲,2015年12月,其将名字改为中国互联网投资,蹭上了互联网的热度。
截至2021年7月12日收盘,中国互联网投资的股价报0.36港元/股,总市值仅为5091.23万港元,看来改名并不是财富密码,无法助其翻身。
靠改名和频繁更换业务续命,注定难以“升天”。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