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2025年投资展望 这些公募如此分析
接下来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作者:柳白
自进入2025年以来,A股和港股市场不断有所表现,全球配置中国市场的资金环比出现提升。春节后,海外机构集中看多中国市场,提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观点。种种迹象表明,A股市场行情正在逐渐复苏,近期市场行情的回调,令投资者对于下一阶段的市场风格更为关注。
对于投资者所关注的前期大涨的AI和机器人板块,接下来是否还有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当下年报季过去以后,投资者又该如何挖掘投资线索?对此,中欧、睿远、南方、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于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南方基金表示,2025年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GDP增速预计在4.5—5%之间,有望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政策加大扩张力度,财政与货币政策发力更趋协同,以扩大内需、提振物价,带动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稳步回升;
二是消费延续温和复苏态势,耐用消费品补贴持续发力,“情绪经济”赋能新赛道,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三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有力支撑制造业投资稳健增长,例如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促进全社会生产力提升;
四是房地产政策稳价,房企投资延续筑底态势,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企稳迹象早于三四线城市;
五是对外贸易面临关税挑战,但对经济影响整体可控,中国在电动汽车、工程机械、家电、集成电路、船舶、锂电池、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博时基金认为,宏观经济层面,美联储的降息节奏成为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之一。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不断变化,其决策不仅影响着全球资金的流向,也对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若美联储降息进程顺利,全球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资金环境。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同样备受关注。两会的召开为全年经济发展定下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从各地两会传递的信号来看,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等领域的支持成为共识。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国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逐步抬升。
金鹰基金表示,当前内外部复杂环境下,政策在促消费上决心坚定,不仅短期内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股市上行,更在长期视角下有望通过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企稳回升奠定更坚实基础。消费作为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其活跃度提升将带动生产、投资和就业,形成正向循环,助力市场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科技仍是公募关注焦点
睿远基金的基金经理傅鹏博在年报中表示,2025年是科技大年,已经成为最明确的投资主题。DeepSeek强烈催化下,“人工智能+”行情快速演绎,低成本的大规模运用是我们的强项,大型互联网企业接入DeepSeek凸显开源模式的强大连锁效应。其他科技类主题,如智能驾驶、固态电池、低空飞行等等,关键性产品不断推向市场,新的运用场景不断涌现,从上而下的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这些对资本市场的正面影响显而易见。2025年开始,科技行业还将不断迭代技术、开拓新的运用领域,方兴未艾,这不仅对龙头个股会有挑战和机遇,而且对后来者也有追赶和超越的机会。
傅鹏博指出,进入三月和四月,上市公司年报和季度报告陆续披露。经验显示,年初挖掘的投资线索通常会转化为全年的投资机会。面对未来市场不确定,选股需要全面考察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每股自由现金流,净利润和收入增长的匹配度,以及高股息公司的分红稳定性。
对于当前市场热度最高的AI行情,擅长科技成长投资的刘伟伟在中欧时代共赢混合发起基金也在年报中指出,从全年结构来看,主要是红利和科技两大板块支撑了2024年市场的上涨。展望2025年,刘伟伟表示,“产业层面,DeepSeek的成功将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方面将会加快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拉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模型的性能提升以及成本下降将会加速各行各业的应用推广,近期已经看到众多企业进行了本地化部署,AI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具体到行业配置层面,按照刘伟伟对2025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推演,人工智能仍然是最大的产业创新方向,他的行业配置仍将在较大程度上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来进行,在基础设施之外,积极关注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增配了国产算力、端侧硬件、汽车智能化等有望在研发端和商业化应用层面有较大进展的细分方向。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毕天宇在年报中指出,2025年最大的机遇来自于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近期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为全球AI 大模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而且还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创新的发展信心,这也是中国“工程师红利”多年累积的最好体现。当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有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国内股市在经济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进程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的资本市场具体将如何演绎,GPLP犀牛财经将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