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力压“石油七巨头” 中国光伏产业:荣光下的挑战

快报道

力压“石油七巨头” 中国光伏产业:荣光下的挑战

面对这些内外部挑战,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破局?

作者:molly

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的征程中,中国光伏产业异军突起,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光伏七子”——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新特能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以傲人的成绩震撼了传统能源巨头,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供应的主力军。

然而,成绩的背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市场的饱和风险,都给这一朝阳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些内外部挑战,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破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光伏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球能源转型中必须面对且解决的问题。

“中国光伏七子”震撼“石油七巨头”

中国光伏产业不仅在能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在全球经济和环境政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称,全球七家最大的太阳能公司分别为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新特能源、晶澳科技、晶科能源。这七家公司向全球提供的清洁能源,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能源供应公司,即20世纪“石油七姊妹”的地位——西方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英国石油、道达尔能源、康菲石油、埃尼。

这一转变不仅是能源供应方式的变革,更是全球能源消费观念的一次重大更新。而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

比如,中国光伏企业采用先进的光伏材料和制造工艺,单晶硅和多晶硅技术,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太阳能光伏供应链的成本竞争力方面遥遥领先,制造成本较印度低10%,较美国低20%,较欧洲低35%。这一成本优势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国内光伏领军企业的推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球光伏市场的出货量排行榜显示,在“光伏七子”中,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这4家中国光伏企业累计出货量均已跨越200GW的重要里程碑,且位列全球前四,这也与2023年的出货榜保持了一致。

晶科能源以236GW+的累计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隆基绿能以210.41GW紧随其后,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也分别以205GW+和201GW的累计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和第四。

得益于参与者的不断突破,过去两年,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突破120GW,占全球总产量的76.1%。2021年,产量更是达到了182GW,同比增长46.1%,占全球产量的82.4%。这一增长势头在2023年得到了延续,组件产量预计达到499.00GW。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乐观估算,预计2024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有望达到430GW,再度创历史新高,到203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可能达到587GW,成为装机容量最大的能源类型。

成绩傲人的光伏挑战不小

然而,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贸易摩擦等挑战,都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成本和价格波动。

众所周知,光伏组件的主要原材料为多晶硅和银,但这些材料的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影响较大,这就导致光伏产品的成本不够稳定,从而影响了光伏发电的经济性。

尽管中国光伏产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性仍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样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

2021年,美国继续执行其“安全保障关税”政策,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额外的关税;尽管欧盟2018年结束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但在近两年内,欧盟加强了对进口光伏产品的监管,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此外,包括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光伏产业,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关税、设定最低价格限制以及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措施。

不难看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是中国光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患”的同时,也有“内忧”,尤其是国内市场的饱和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市场可能出现过剩的产能,导致“价格战”,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一点,从“中国光伏七子”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也可以窥得一二。

从已经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的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的发展情况来看,除晶澳科技收入同比增长89.97%之外,其余三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通威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9.57亿元,在3家下滑的企业中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7.59%。隆基绿能和协鑫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6.74亿元和2.4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7.59%和11.09%。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晶澳科技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但净利润也呈下滑趋势。因此,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晶澳科技4家已经披露财报的光伏巨头企业,无一例外,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9.15% 、39.58%、164.61% 和11.94%。

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除了市场饱和之外,政府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写在最后:

当然,也正是因为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内外挑战,才可以更好地刺激行业的向上发展。

比如,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美国、欧盟等单一市场的依赖。

此外,尽管政府补贴逐步退出,但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适应市场变化。国内市场的饱和,恰好可以刺激企业推动光伏应用的多样化。

总而言之,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光伏产业将继续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