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上市6年尚未盈利 百济神州凭什么赢得资本青睐?
长期不盈利狂飙的模式还能坚持多久?
作者:三石
作为国内首个港股、美股、A股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688235.SH)至今未摆脱亏损的“帽子”。
2023年2月27日,百济神州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5.66亿元,同比增长26.1%;净亏损为136.42亿元,创下近6年来最大亏损额。
百济神州表示,亏损因合作收入有所下降以及汇率波动影响所致,产品收入增107.3%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和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
自上市以来,百济神州尚未实现盈利。对于接下来的发展,百济神州表示,未来可能需要获得额外的融资来提供运营资金,无法保证将来能够从经营活动中产生正现金流。
自业绩公布以来,百济神州股价持续上涨。截至2023年3月1日收盘,百济神州A股涨3.13%,报144.96元/股;港股涨7.19%,报143.1港元/股;美股涨3.98%,报224.63美元/股。
“高举高打”背后的资本力量
提到赫赫有名的百济神州,就不得不提它背后的男人——王晓东,他和施一公、饶毅并称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三剑客”。
王晓东,河南新乡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但他身上的3个标签极为显赫:“细胞凋亡领域几乎无可匹敌的人物”“改革开放后获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第一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2010年10月,王晓东创立百济神州,主要研发肿瘤创新药、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以及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如今,该公司已经成为创新药领域四大龙头企业之一,于2016年、2018年、2021年先后在纳斯达克、港交所、科创板上市。
由于创新药研发普遍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再加上王晓东“高举高打”的战略,百济神州自美股上市以来始终处于亏损之中。
近6年来,百济神州亏损共计474.12亿元,2017-2022年,百济神州净亏损分别为9.8亿元、47.46亿元、69.14亿元、113.83亿元、97.47亿元、136.42亿元。
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百济神州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自成立以来,百济神州经历了多轮融资。上市后,王晓东更是多次利用资本市场进行配股发售等方式融资。
具体来看,2013-2015年,百济神州经历天使轮、A轮、B轮融资,共募资1.92亿美元。
2016年,百济神州在美股上市,IPO募资额达1.58亿美元。2017年、2018年,又先后通过增发融资1.75亿美元、7.5亿美元,先后从美股市场融资10.8亿美元。
两年后,百济神州登陆港股资本市场,融资70.85亿港元,随后又通过配售的方式二度融资27.8亿美元和160.8亿港元。
2021年,百济神州在A股科创板上市,再次募资222亿元,是美股IPO的22.2倍、港股二次上市的3.8倍。
从目前的股东情况来看,全球最大生物科技研究公司安进是百济神州的最大股东,持股18.25%;Baker Brothers Life Sciences为二股东,该机构为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基金,持股11.3%;第三大股东是高瓴资本,持股10.89%。
在三家大股东中,高瓴资本是百济神州最重要的资金支柱。自2014年起,高瓴资本先后7次投资百济神州,总额3.13亿美元。2020年7月,高瓴资本再次追加10亿美元投资,创造全球生物医药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
和“扶上马送一程”相比,作为百济神州的忠实拥护者,高瓴资本可以说是“陪跑全程”,成为其“烧钱”模式背后的靠山。
重磅产品抢全球市场
在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近400万人,长久以来受癌症威胁的中国患者不得不选择售价高昂的进口抗癌药。
对此,王晓东曾感慨:“理论和概念是治不了病的,研发抗癌新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晓东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战略——高打高举。新药研发烧了不少钱,风险也高,但百济神州依然组建了高水平管理团队、多学科骨干研发团队,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研发投入之王”。
2022年,百济神州产品收入为84.80亿元,同比增107.3%。从财报来看,其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贡献主要营收。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首款获批BTK抑制剂,强生集团旗下的伊布替尼独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增长迅猛。2021年,伊布替尼的全球销售额高达98亿美元,市场份额超过八成。而这一局面在2022年开始转变。
2022年10月,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的一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终期分析显示,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适应症上,取得无进展生存期的优效性结果。
此后,伊布替尼的销量开始下降。据强生2022年财报,强生负责的美国以外全球市场,伊布替尼2022年销售额为37.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4%。
而百济神州百悦泽2022年实现销售额38.29亿元,同比增长172.33%。在美国市场,百悦泽的销售额为26.44亿元,同比增长254.42%;在中国,泽布替尼实现销售额10.15亿元,同比增长55.67%。
百济神州另一款自研产品抗PD-1抗体百泽安同样贡献突出。2022年,百泽安在中国销售额达到28.59亿元,同比增长73.58%。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百泽安新增的四项适应证被纳入该年国家医保目录。由此,百泽安在国内获批的10项适应证中,有9项均进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另外,百泽安已在全球8个国家或地区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除了自研药物的收入,2022年百济神州的合作收入为10.87亿元。不过,由于与诺华制药就百泽安达成的6.5亿美元合作预付款已大部分于2021年进行收入确认。因此,2022年该项业务收入远低于2021年(接近35亿元)。
百济神州在创新药领域展现出十足的发展劲头,尽管连续多年持续亏损,但依然被资本市场看好。
“烧钱”模式还将持续多久?
百济神州这家在国际生物医药舞台上大秀“中国功夫”的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发展的经典案例。但从长期来看,其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以及生存模式的挑战。
百济神州大部分产品收入主要来自百悦泽和百泽安两款核心产品。但这两款产品的市场红利还能维持多久、未来前景如何,都存在很大变数。
目前,百济神州在BTK领域的竞争对手,除了4款已上市产品以外,还要面临即将上市产品以及其他在研产品的竞争。
2021年12月,礼来已经向FDA滚动递交了pirtobrutinib(LOXO-305)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上市申请;信达生物于2022年3月与礼来达成了多项产品授权合作,其中就包括享有pirtobrutinib未来在中国大陆商业化权利的优先谈判权。
另外,目前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BTK抑制剂超过20款,可谓群雄四起。其中,已有3款处于Ⅲ期临床,分别是德国默克的Evobrutinib、赛诺菲的Tolebrutinib、赛诺菲的Rilzabrutinib。
目前百济神州还有近20款处于Ⅰ期、Ⅱ期临床的竞品,竞争对手覆盖BMS、艾伯维、罗氏等海外制药巨头,以及华东医药、远大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海思科等国内药企。
由此看来,百济神州在BTK抑制剂领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PD-1单抗领域的竞争同样不容小觑。根据米内网数据,2014年以来,全球已获批上市了近20款PD-(L)1单抗药物。截至2022年7月,国内已有10款国产PD-(L)1单抗上市。
同时,国内还有超过30个国产PD-(L)1单抗已提交上市/临床申请。其中,嘉和生物的PD-1单抗杰诺单抗(杰洛利单抗)已报产在审。
除了核心产品面临激烈竞争,百济神州高举高打、持续“烧钱”的研发战略也存在很大隐患。
如今,销售和研发投入高依然是百济无法完全破解的难题,百济神州2022年投入研发费用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投入销售及管理费用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06%。
截至2022年底,百济神州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余额为38.75亿美元,同比减少5.08亿美元。
根据百济神州的分析,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来自员工人数的增长、对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投入的增加,其中包括在建立内部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方面的持续投入。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百济神州全球临床研发和医学事务团队规模已超过3500人,在全球超过45个市场启动超过110项临床试验,其中60%以上为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此研发规模下,2023年百济神州计划推出超过4个新分子实体。而自2024年起,该公司预计,每年将推动10款以上新的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总的来看,依靠“烧钱”模式,百济神州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身的“护城河”。百济神州的PD-1已经反超信达,百悦泽增长势头喜人,同时,海外营收也大幅增长,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投资人的信心。
百济神州这种“烧钱”模式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