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酱油第一股”迷路了
没落于江湖?“酱油第一股”难自救。
作者:小溪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作为“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又陷入风口浪尖。
2021年7月27日,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7月28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加加”变更为“加加食品”。
时隔1年终摘帽的加加食品似乎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然而,第二天,资本市场的反应出乎意外。
7月28日,加加食品开盘大涨近8%,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并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当日收盘,收报6.68元/股,跌7.99%,振幅为18.99%,换手率为9.06%,成交额为7.5亿元,登上了当日的龙虎榜。
对此,有股民调侃“还是有帽子安全,赶紧戴回去”“别人摘帽股价起飞,加加摘帽股价跌停”。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酱油第一股”的明天何在?
“酱油第一股”的坎坷“人生路”
曾被誉为“酱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自2012年上市后业绩就原地踏步。此外,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竞争对手表现强劲,加加食品在酱油赛道早已掉队。
从“酱油第一股”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黯淡,加加食品何以沦落至此?
公开资料显示,加加食品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调味食品企业,其以“加加”系列酱油为主导,拥有食醋、鸡精、味精、蚝油、料酒和食用植物油等多品类产品。
加加食品的创办故事可以从一个瓶盖讲起。
加加食品创始人杨振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不过,随着80年代末下海经商之风吹来,杨振辞掉工作开始了创业之旅。
杨振在创业之初的前10年选择了做“隐形纱窗”和“技术”转让的生意,其创办酱油企业的想法来自生活中的一次炒菜。
据报道,杨振有次在做菜时发现当时的酱油瓶开盖需要用利器捅破,而这种方式不仅麻烦而且在开盖过程中还经常将酱油弄洒,于是杨振产生改进酱油瓶盖的想法并亲自设计了一套孔状拉环式瓶盖。
不过,在杨振的想法并没有酱油厂买单后,其动起了自己开厂的心思。杨振在采访中曾表示,“方案设计出来之后,我还没有想自己开一家酱油厂,而是想把方案以50万元的价格卖给湖南的酱油厂。但我找了当时在湖南市场比较有影响的3家酱油厂,没有一家愿意要,都认为这套方案没有实际价值” 。
历经坎坷,杨振终于实现了梦想,而酱油瓶盖由封闭旋转式变成了孔状拉环式也深远影响了整个行业。
最终,经过十余年发展,加加食品终于在2012年登陆深交所,上市当年加加食品的营收为16.57亿元,净利润为1.76亿元。
只是,上市之后,加加食品一直原地踏步。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0.73亿元、1.76亿元,与2012年相比,营收仅增长4.16亿元,净利润持平。
此时,10年业绩无长进的加加食品摘帽却遭遇股价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加加食品近年来也是频被大股东拖累,其中“带帽”事件就与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有关。
2020年5月,加加食品在自查中发现存在为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的情形。存在的违规对外担保本金余额合计4.66亿元,占加加食品2019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
因加加食品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事宜,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1.1条、第13.3.1条、第13.3.2条的相关规定,加加食品股票于2020年6月1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加加食品违规担保虽已全部解除并被撤销其他风险警示,但截止到2021年5月31日,加加食品还有1.57亿元资金被冻结。
据悉,受上述担保事件影响,加加食品的银行账户被优选资本申请冻结。而优选资本未按照《和解协议》在卓越投资向其支付1.8亿元首笔清偿款后向法院申请解除对加加食品的诉前财产保全措施。此外,优选资本曾明确表示在后续资金无实质进展落实的情况下不会向法院提出解冻申请,且无法向相关监管机构出函认可违规担保无效。
加加食品已就优选资本拒不解除财产保全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在加加食品未走出违规担保阴霾的同时,其大股东卓越投资也纠纷不断。
天眼查APP显示,卓越投资共存在61起法律诉讼,案由涉及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追偿权纠纷、信托纠纷等,身为被告的涉诉金额超8亿元。
此外,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卓越投资共存在7起执行信息,其中,2020年12月24日,卓越投资因到期未履行相关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酱油第一股”没落于江湖
上市即巅峰?
“酱油第一股”上演别样的江湖故事。
从品牌来讲,加加食品的品牌知名度明显弱于海天、千禾、李锦记等知名品牌。此外,加加食品的业绩表现也难以与上述企业相比,在酱油赛道加加食品已掉队。
以被誉为“酱油中的茅台”的海天味业为例,2020年,海天味业的总资产为295.34亿元,营业收入为227.92亿元,净利润为64.03亿元;而同期,加加食品的总资产为31.28亿元,营业收入为20.73亿元,净利润为1.76亿元。
在股价方面,2021年7月29日,加加食品的收盘价为6.38元/股,跌幅为4.49%,总市值为73.50亿元;海天味业的收盘价为113.80元/股,涨幅为1.58%,总市值为4823亿元。
然而,加加食品也并未“躺平”接受命运,反而是奋进努力,拼命搞业绩,这股精神着实可嘉。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费劲了力气的加加食品折腾多年,效果并不明显。
2018年4月,中国首次推出《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指南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
看到风口的加加食品,将打造减盐产品提上了日程。随后该公司的“减盐生抽”产品应运而生。而杨振曾提出要主攻减盐生抽的战略,要将“减盐生抽”打造为明星单品。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市场上酱油品类严重同质化,多家企业涉足减盐产品,六月鲜推出“六月鲜轻盐酱油”,李锦记推出的薄盐生抽,海天的淡盐头道酱油,厨邦淡盐酱油等减盐酱油产品也频频涌现。
与这些企业竞争,加加食品的减盐生抽又失败了。
新产品这条路走不通的话,加加食品开始走了并购这条路,拟通过并购提升业绩并实现业务的多元化。
于是,2015年5月,加加食品以5000万元获得云厨电商51%股权,拟通过互联网从事销售及配送业务。但云厨电商不仅未给加加食品带来收益,反而连续两年亏损。
随后,加加食品便将云厨电商51%股权以0元价格转让。虽然加加食品甩掉了亏损包袱,但之前的投资也打了水漂,同时也宣告了其并购业务的失败。
此外,加加食品还曾计划收购辣妹子食品、金枪鱼钓股权,拟借助上述企业在消费数据分析、远洋渔业板块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业务多元化,但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缺乏创新难以与头部企业竞争,收购企业拓展业务又屡屡碰壁,加加食品的发展真的是“迷路了”。
而此时的调味品行业竞争则愈发激烈。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50亿元,同比增长18.05%。而2012至2020年,中国调味品企业注册数量从15620家增加至90991家,年均复合增速为24.64%。
在调味品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留给加加食品的时间不多了。
加加食品的明天到底该怎么办?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