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后疫情时代 制造业崛起 世界500强重塑全球经济新格局
全球产业链加速东移,中国供应链企业迎来新机遇。
作者:肖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产业链中断,让全人类组成命运共同体。
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分工使全球产业链上各个国家深度融合,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虽然受到冲击影响带来不小挑战,但随着中国率先控制疫情,企业复工复产得到稳步推进,国内制造业产业链的正常秩序逐渐恢复,中国企业也迎来一波新的机遇。
全球产业链加速东移 中国供应链企业迎来新机遇
当下的中国正在逐渐进入工程师红利时代,中产阶层注重消费升级,上升势头和空间依旧不减。疫情平稳后,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4%和48.4%,环比明显回升。
全球500强企业名单是各国经济实力的一个晴雨表。2021年8月2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1年全球500强企业名单,其中,有143家中国企业入围,数量远超美国企业的122家。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运行遭受一定冲击,202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约为31.7万亿美元,比2020年下降5%。同时,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1.6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是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
疫情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需求方面,境外市场需求收缩,中国新增出口订单数量也随之减少;供求方面,多个国家制造业出现停工停产,美国、欧洲等经济体纷纷出台制造业回迁计划,全球供应链恐出现中断风险。
为应对风险,中国500强企业需积极推动改变全球供应链结构以提升安全性,加速全球产业链东移。
在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主要分布于基建、制造、贸易行业。比如,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物产中大、厦门建发、雪松控股等企业;而美国尚未有贸易行业相关企业登榜。
在大宗商品行业,中国的大宗商品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产品对原料的需求和产品的生产都在全球占40%以上。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钢铁需求全面恢复反弹,中国再次成为全球钢材进口第一大国。
2020年,受海外疫情限制,国内某大型国企高端特钢产品的出口受阻。因此,该企业选择与雪松控股在欧洲当地的分公司合作。
作为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依托广州优质的营商环境和特有的区位优势,有着遍布全球的海外机构和成熟的国际营销网络。其旗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雪松智链更是利用科技的手段实现自动化,减少线下物流环节的风险。
受惠于此,雪松控股不仅解决了该国企的出口难题,还将优质特殊钢供应服务提供给大众、奔驰、宝马、博世等海外客户,大幅缓解该企业的市场压力,保障了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分布全球的海外供应链网络,是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具备向外防护和向内输血的双重价值。
全球化布局保障产业链安全 科技创新赋能供应链升级
需求的复苏对供应链、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难以撼动,但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小觑。
作为连续4年登上全球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劲曾表示,中国企业分布全球的海外供应链网络,是维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具备向外防护和向内输血的双重价值。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则有助于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
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探索“双循环”下的产业链创新发展,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维护产业链安全与提升抗风险能力,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那么,要如何保障供应安全且立足于国内大循环呢?
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表示,新冠疫情后的世界供应链安全与韧性建设成为新挑战,全球供应链阻断的风险加大。因此必须加快5G、北斗、区块链、AR仓储应用等颠覆性技术应用,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建立低碳物流和绿色供应链体系,以增强中国国际物流韧性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双循环”与“碳中和”政策之间,相辅相成。
以钢铁为例,中国在钢铁领域采取的供给侧改革和碳排放控制措施减少了中国的粗钢出口,推升了钢材价格,促进了全球钢铁市场的再平衡,并改善了全球钢铁行业的碳减排。
基于此,供应链企业在扩大对外投资时,需要保持中国产业深度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确保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持续自主可控。跨国公司是内循环的重要主体,也是促进内外循环的重要力量,应当利用技术来改善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具体操作为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契机,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以全球产业链数字化、价值链数据化、创新链平台化和供应链智能化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提高我国供应链的控制权与话语权。
作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名片,500强企业首当其冲,深化海外供应链和国内产业链全面联动的同时,加大平台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响应减碳倡议,将可持续的采购、碳中和的采购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核心。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