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践行金融强国战略 公募基金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快报道

践行金融强国战略 公募基金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嘉实基金以“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为使命

作者:柳白

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汇金公司称,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根本在于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

在当前背景下,嘉实基金等头部公募机构通过多维度举措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与政策形成协同效应,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与流动性。

在4月初市场调整期间,沪深300相关ETF单周净流入超千亿元,嘉实等头部公募通过专业化运作保障了资金高效入市,助力市场快速企稳。数据显示,仅嘉实沪深300ETF(159919)单周(4月7日-4月11日)净流入156.86亿元。

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连通社会资金与实体产业的桥梁,以嘉实基金为代表的公募基金一直发挥着引导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积极作用。嘉实基金作为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在服务国家战略与金融强国建设中展现了专业担当。

嘉实基金以创新工具引导长期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ETF、REITs等产品创新,嘉实基金为战略新兴产业注入流动性。截至2024年末,旗下科创芯片ETF(588200)规模突破200亿元,位居同类之首;沪深300ETF(159919)规模达1563.89亿元,全年净增263亿份,成为“国家队”资金入市的核心通道之一。

同时,嘉实基金推出的全国首单水电公募REITs——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等产品,助力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支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嘉实基金公募REITS团队长期深耕基础设施和证券化REITs领域,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公募REITs申报发行经验和投资管理经验。目前已发行上市三只公募REITs产品。

大力支持产业创新

日前,嘉实基金递交的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策略ETF的申请材料获证监会接收。嘉实基金指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方式,指数行业分布与科创板全市场整体水平基本一致,全面覆盖了科技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并且广泛涉猎众多细分领域,成分股市值从7亿元到7900亿元不等,覆盖了大、中、小盘证券。其中,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和光伏等行业数量和权重占比较高。

嘉实基金表示,此次上报的上证科创板综合增强ETF,是首批场内科创板综合指数的增强型ETF产品。科创板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与波动性,传统被动指数产品通常难以充分挖掘板块超额收益,增强策略可通过主动选股和动态调仓,捕捉如芯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细分赛道的超额收益。相关产品的推出有望为科创板持续引入增量资金,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助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

嘉实基金通过锚定新质生产力,构筑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投资矩阵。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嘉实基金公募产品资产组合中股票市值共计3694.84亿元,占总资产的38.36%,较2024年年报的32.57%进一步提升。Wind数据,按证监会行业划分,截至 2025一季末,嘉实基金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计持仓市值超2200亿元。重点投向包括科技+制造、新能源、国防军工、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核心领域,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转化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依托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和深厚的投研实力,嘉实基金在国泰海通证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上,位居大型公司第2名(2/13)(数据来源:国泰海通证券,计算截至2025年3月31日)。另据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嘉实旗下54只产品近一年回报超20%,其中30只超30%、11只超50%。包括嘉实绿色主题A/C、嘉实创新先锋A/C、嘉实科技创新、嘉实匠心严选A/C等在内的主动权益产品,以及科创芯片ETF及其联接基金(基金代码:588200联接A/C:017469/017470)、恒生科技ETF基金(159741)、互联网ETF(517200)、中概互联网ETF(159607)等被动基金,近一年回报均超50%。

嘉实科技创新基金在一季报中指出,展望全年,虽然有关税的冲击,但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虽然前途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沿着“新质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供给能力,在需求端同时畅通内外两个循环,所有的挑战大概率都能克服。

在金融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嘉实基金以“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为使命,通过六大战略支柱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未来,嘉实将持续深化“多策略、团队制、平台性、一体化”的投研体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耐心资本滋养现代化产业,在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中,书写公募行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