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GPLP

说百融云的MaaS独一档,它配吗?

快报道

说百融云的MaaS独一档,它配吗?

在卖方的二级市场投研框架中,有一个习惯性思维:当一家公司的一项业务从最初的增量变成了后续为其他业务造血的基本盘,那这项业务的业绩和增长率就可以忽略不看了,因为不再提供估值弹性和β。

举例,比如某家做电池起家的新能源车企,现在电池业务充其量只提供更低成本,后续的估值弹性和市场信息博弈全给到储能和出海;又比如一家饮料公司,之前的能量饮料产品线只负责给后续的无糖茶、鸡尾酒提供营销经验和品牌效应。再比如,一家AI公司最早做的MaaS(模型即服务),后续只能负责给其他AI产线提供AI模型库和用户信息分层筛选能力。

这种投研思路不能说有问题,但如果能想一下:电池业务能保证电车的供货量自给率、抬高5个百分点的扣非利润率;能量饮料塑造的品牌效应和超市货架占有率能减少后续产品的铺货营销费;以及MaaS业务能为更多AI产品技术提供稳定的决策能力,那就更好了。

新能源车企和饮料公司分别说的是哪家,应该都知道;但这里说的AI公司@百融云-W(6608.HK),是一个预期差非常大的标的。

如果只根据“已经传播开来”的思路和信息去博弈,注定只会拿到“平均收益”和“相对业绩”,根本不会有超额;所有做得好的买方,产品的超额收益都来自认知差距的变现。那为什么单说百融云这个公司?因为在公司本身都还有预期差的情况下,业务线还有预期差,在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多见了。

那百融云的MaaS业务是干什么的?简单说就是一个可供百融云下游各家B端客户随时用API接口调用的——“AI模型库”,客户可以通过MaaS服务来对终端用户的信息做分类和筛选,比如资金需求、资格认证、营销意向、反欺诈等等一系列的AI模型。

那下意识的直觉会提问:这不就是把各类用户信息做AI分类嘛?为什么非得用百融云的MaaS,银行自己做不就完事了吗?

首先,一家银行如果要自己处理那么庞大的用户信息是非常耗费成本的。举个例子,五大行截止到24年中报的“私人客户”都在20万以上,这还是少部分高净值人群才有资格被称为私人客户,更别说那些“长尾”客户了。要分析这些用户的收入、资产、流水、年龄门槛,这些最基础的工作量就非常非常巨大了,更别说还要涉及每一个评分模型的KS值和AUC值之类的。其中KS值表示的‌是一个用于评估分类模型风险区分能力的指标,它衡量的是好坏样本累计分布之间的差异,KS值通过计算好坏样本累计分布函数的最大差异来评估模型的风险区分能力。

听到这儿估计已经替银行感到疲惫了。对,累那就对了。而且如果银行想自己做MaaS也就是AI模型库,怎么可能只针对自己家存留的用户信息分析呢?多多少少也得涉及整个金融业的信息量吧。所以,不是银行不想做,而是找百融云这种MaaS厂商更有性价比。

那继续思考,为什么百融云的MaaS业务能成为其他AI业务线和产品服务的基石?或者说凭什么靠MaaS造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不先用MaaS对用户进行分层或者流量前筛,那怎么可能进入BaaS环节呢?得先区分哪些用户有价值、有营销和产品付费能力,才能用AI语音机器人和智能短信这种方式拓客啊。

所以BaaS如果说是各种AI服务汇集成的业务解决方案,那最终帮客户完成的KPI必须依赖MaaS的AI模型和各种算法。也就是生成式AI要以决策式AI为基础,信息处理的效率就依赖于机器学习。

百融云的MaaS业务既然要为下游B端机构客户做用户画像,为其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那就需要把上述的各类信息建立起函数关系f(x),这就是AI算法的底层逻辑——把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让计算机来处理。机器学习和GAN神经网络给了百融云的MaaS一个逻辑框架,让计算器模仿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进行分类,最终进行归类和推理。

百融云MaaS里的各种AI模型所要面对的,是大量垂直领域用户信息,包括资产量、年收入、家庭结构等,所以要根据用户的特征进行分类,B端机构对哪类用户可以提供产品及服务、而哪类不能,这就是AI算法里生成离散数据的“分类”任务;具体用户适合怎样的产品及服务参数系数,最终得出一串连续分布的数字变量,这便是AI算法里的“回归”任务。

有了MaaS也就是决策式AI技术当基础,BaaS业务才能有更多的客户和合作项目,否则根本没办法推进。

所以百融云未来如果想要有BaaS的业绩增速、AI数字人的推广、AI Agent的大规模应用,前提条件就是MaaS这个基本盘一定一定要保证稳定。“稳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稳定,因为BaaS业务的绝大多数客户是和MaaS重叠的;另一个就是MaaS平台本身的调用量和参数稳定性。

百融云2024年中报里显示,MaaS业务上半年实现了4.21亿元的总收入,MaaS云平台的稳定性提升到了99.999%(5个9),核心客户留存率是96%,半年报核心客户的总数量增加了13%,也就是上半年每家平均贡献200万元ARPU值的核心客户一共有165家之多。另外从全年角度去看,核心客户数量会更多,因为百融云目前下游已有7000家机构客户,MaaS业务还有很大程度的持续转化空间。

所以大可以说百融云MaaS这块业务已经成了基本盘,但就算不思考它能为后续AI业务和产品线的增量带来多少赋能,最起码它保证了百融云这家AI公司能有一个业绩的“下限”,这总没错吧?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关于 快报道的文章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