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道
从钢铁走向医疗,光正眼科难改同行“垫底”尴尬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由盈转亏,光正眼科能否实现盈利再添疑云。
作者:三石
跨界而来的光正眼科,日子有点不太好过。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8年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以来,光正眼科一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10年为负。
2023年,光正眼科有望实现转型以来首次盈利。上半年,光正眼科实现扣非净利润408万元,上年同期为-6496万元,这是其转型后首次扭亏为盈。
不过,从三季度业绩来看,光正眼科能否实现盈利依然充满悬念。第三季度,光正眼科实现营收2.8亿元,环比下滑15%;扣非净亏损为127.82万元,环比由盈转亏。
整体来看,光正眼科前三季度依然向好,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增长44.49%;实现扣非净利润280.0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如果光正眼科能一直延续这样的势头,很可能会实现转型后首次盈利。
光正眼科有点惨 持续10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自上市以来,光正眼科经历两次转型。近年,光正眼科的归母净利润在亏盈之间起伏不定,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亏损10年。
财报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光正眼科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03万元、-8765.72万元、649.73万元、484.19万元、541.64万元、-7482.11万元、7266.54万元、4259.54万元、3692.72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42.26万元、-9912.59万元、-1899.53万元、-4584.00万元、-4329.99万元、-7949.40万元、-2342.81万元、-1383.78万元、-7059.11万元。
进入2022年,光正眼科更是业绩大“变脸”,实现营收7.67亿元,同比下降26.52%;归母净利润为-7821.76万元,同比下降311.82%,这是其2018年以后归母净利润首次为负。这一年,光正眼科的扣非净亏损为2.9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大扣非净亏损额度。
对于亏损原因,光正眼科曾在2022年报中解释称,一是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医院收入有所下降,导致利润有所降低;二是对部分股权收购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与此同时,光正眼科的部分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下滑。2022年,光正眼科医疗行业的毛利率为31.01%,同比下降9.52个百分点;钢结构行业的毛利率为4.16%,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
光正眼科的现金流也不乐观。截至2022年末,光正眼科的投资现金流净额为-1.01亿元,较2021年末的124.38万元减少8189.27%。光正眼科表示,投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支付资产重组(即购买新视界眼科)的股权转让款和新增对外投资。
另外,光正眼科还面临短期偿债压力。财务数据显示,光正眼科2022年末的货币资金为6540.98万元,短期借款为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61亿元。
对于这样的业绩,2023年6月8日,深交所向光正眼科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其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各行业收入均下滑的原因,针对影响公司业绩的不利因素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相关不利因素是否消除。
光正眼科回复称,目前医疗服务收入占主导地位,公司将坚定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入践行“聚力眼科医疗业务,加快辅助产业整合”的战略方向,加大对眼科医疗业务的投入,专注于大、中型城市眼科医疗服务细分市场布局,通过新增中心医院与门诊部,增加对发达城市市场的渗透。
以钢材起家 光正眼科两次转型后仍在路上
光正眼科以钢材起家,2010年12月,光正眼科(当时名为光正钢构)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因股价疯涨161%名噪一时。3年以后,光正眼科业绩骤降,扣非净亏损为1842万元,同比暴跌198%。
之后,光正眼科开启转型之路,将目光瞄向天然气行业。2013年,光正眼科通过收购和增资的方式控股庆源管输,开始布局天然气市场,公司也更名为光正集团。
不过,天然气业务没能改变光正眼科的命运。2017年,天然气业务已经成为光正眼科的主营业务,但毛利率却从2015年的56.66%降至29.81%。
2018年,光正眼科再次转型,这次是眼科医疗领域。当年,公司先以6亿元收购新视界眼科51%股权;2020年,又以7.41亿元收购剩余49%股权。2020年9月,公司更名为光正眼科。
之后,光正眼科遭遇新的麻烦。2019年、2020年,新视界眼科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0.53亿元,承诺完成率分别为98.9%、34.62%,没能完成对赌业绩。因此,光正眼科与新视界眼科原股东未能就业绩补偿达成一致,最终对簿公堂。
2021年9月,光正眼科发布公告称,因新视界眼科未完成2019年、2020年的业绩承诺,光正眼科要求新视界眼科、林春光等多方原股东支付业绩承诺补偿款合计约3.85亿元。
同时,新视界眼科原股东提起反诉,要求光正眼科支付拖欠的股权交易款合计约3.13亿元。2022年,一审判决显示,光正眼科没能拿到赔偿,还要支付230万元的诉讼费;而新视界眼科原股东剩余3亿多尾款只有1亿元获得法院支持。
通过两次跨界收购,光正眼科业务范围已经涵盖能源、钢结构、医疗三个板块。但实际上,光正眼科并未彻底转型为眼科投资。
2022年,光正眼科钢结构行业收入为1.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45%;能源行业收入为0.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30%;大健康行业收入为5.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25%。此前两年,光正眼科三大主营业务营收占比也大致维持在70%、20%和10%的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光正眼科的三项业务营收均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光正眼科钢结构行业、能源行业、大健康行业收入分别下滑25.36%、33.03%、26%。
光正眼科能否突围?
目前,国内共有5家眼科医院在A股上市,分别是光正眼科、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
光正眼科2010年上市,但2018年才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另外4家医院中,爱尔眼科于2009年上市,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都在2022年上市。
作为“闯入者”,光正眼科的业绩并不理想。2023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营收为160.47亿元,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营收分别为31.03亿元、21.66亿元、9.44亿元,光正眼科营收以8.27亿元垫底。
盈利方面,爱尔眼科以31.8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一,华厦眼科以5.57亿元位居第二,普瑞眼科、何氏眼科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亿元、9941.05万元,光正眼科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043.59万元。
从运营医院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爱尔眼科拥有境内医院229家、门诊部168家。官网数据显示,普瑞眼科有27家眼科医院、3家眼科门诊部。华厦眼科有67家眼科专科医院和53家视光中心。而光正眼科仅有14家专业眼科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
公司市值方面,截至2023年11月7日收盘,爱尔眼科市值约1711亿元,华厦眼科以346.6亿元市值名列第二,普瑞眼科市值约150.8亿元。何氏眼科和光正眼科的市值均不足百亿元,分别为52.94亿元、36.46亿元。
综上来看,无论营收能力、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还是公司市值,光正眼科与另外4家上市同行相比都相对较弱。不过,由于眼科行业的发展前景,光正眼科等上市眼科医院始终具有较高关注度。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近视患者约6亿人,预计2025年将超过7.5亿人。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眼科患者人群基数庞大,随着技术升级带来手术安全性提升、近视防控产品供给增加和眼科市场教育的成熟,未来消费眼科业务仍将保持高增长。
对于未来发展,光正眼科表示,2023年将进一步加快辅助产业整合,集中资源扩张眼科布局。2023年8月,光正眼科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会上表示,公司初步规划是3年时间体内医院规模扩张到30家左右。